文章

岳阳市临湘市: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现状调查报告

发稿时间:2022-11-11 14:21:08
来源:临湘市人大常委会作者:曾晓虎 贺新 何佳慧 孙学清

  为了解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分析产生原因,研判解决方法,临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县两级人大代表针对25——35岁农村青年婚姻现状进行了细致深入地调查,先后走访了民政局、妇联、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人民法院、人社局、教体局等单位和红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胡妈红娘婚庆中心等婚姻中介机构,并在长安街道、五里牌街道、云湖街道以及桃林镇、白羊田镇、聂市镇、江南镇与70多名乡村干部和大龄青年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了詹桥镇、聂市镇相关产业。综合各方面情况,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临湘市位于湖南省东北端,素称“湘北门户”,市域面积1760平方公里,辖10个镇和4个街道,114个村和47个社区。辖区总人口54万,常住人口43万人,25岁—35岁7.7万人,其中未婚青年21971人,占28.5%。辖区内登记在册提供婚姻中介服务的机构16家。

  通过调查,大龄青年婚姻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婚姻状况出现明显波动。结婚人数逐年减少。2019年、2020年、2021年(以下简称“近三年”)结婚登记数分别为2826对、2481对、2151对,2021年较2019年减少675对,下降23.8%。离婚申请高位运行。近三年离婚申请(向民政和法院)分别是1981对、1746对、1970对,离婚准予分别是1669对、1514对、1057对。从离婚结婚比看,近三年分别为0.59:1、0.61:1、0.49:1,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和一个月冷静期政策干预,离婚值更大。男女初婚年龄上升。近三年初婚男青年平均年龄分别为28.2岁、28.2岁、28.7岁,女青年平均年龄分别为25.4岁、25.5岁、25.8岁,男女初婚年龄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2、男性婚恋处于弱势地位。在数量上,全市25——35岁单身男青年14626人、女青年7343人,男比女多7283人,男性选择空间小。在学历上,男性单身大龄青年学历(主要为高中、初中)一般低于农村单身女性(主要为大学),男性选择机会小。在再婚上,近三年男性再婚2026人、女性再婚2609人,男性少于女性,而且,再婚女找初婚男常见,如路南某村一个村民小组三位大龄初婚男青年都是和已生育(甚至二孩)的再婚女结婚,而再婚男找初婚女则少见。

  3.婚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群体感受上,普遍认为大龄青年婚姻问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近10位受访乡村干部自己也对子女婚姻问题深感焦虑和苦恼,父母催婚、盼婚和子女不婚、难婚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具体措施上,民政部门严格执行一个月冷静期政策,2021年受理离婚1325对,办理659对,而此前每年受理和办理是1:1;人民法院注重庭前调解,近三年来成功调解68起离婚案件。此举促进了家庭和谐稳定。群团组织举办青年联谊活动,并牵手成功5对;婚姻服务机构通过抖音平台积极发布交友信息,提供介绍服务。此举为大龄男女青年提供了交友机会。乡村振兴局整合衔接资金500万元支持一镇九村发展产业、改善条件,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上岸渔民结合资源优势发展风干翘白鱼产业,人社局近三年共发放政府贴息创业担保贷款432笔、金额6495万元。此举改善了部分村组农户生活条件或经济条件。在根本诉求上,普遍认为解决大龄青年婚姻问题迫在眉睫,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采取措施,让更多大龄青年早日“脱单”。

  二、原因分析

  大龄青年婚姻现状不容乐观,情况复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深刻影响着大龄青年的婚姻走向。

  1、思想观念不正。一是封建思想。如重男轻女思想成为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主要推手,全市25——35岁男青年41307人、女青年35889人,男比女多5418人,男女性别比达到了115:100,男多女少势必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特别是2016年放开二孩政策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更加严重,城乡五家幼儿园男女性别比平均达到了128:100,最高为147:100,最低为118:100。如男尊女卑思想成为干扰男女顺利择偶的重要因素,这种思想一方面滋生了大男子主义,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对这类男性“敬而远之”,一方面拔高了女性择偶要求,希望男性在学历、收入、身高上超过自己,很容易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而成为“剩女”。此外,还有同村同姓不开亲等规矩也影响了青年婚恋。二是不良思潮。如自由主义在九零后青年中流行,部分青年认为结婚是个人行为、是个人自由,长辈无须干涉,社会无权指责,对长辈的催婚表示反感和逃避。三是攀比心理。高价彩礼十万起步,“一动一静”(车、房)成为标配,“媳妇堂前拜,爷娘一身债”成为常态:男方结婚总费用在70万元——120万元左右,完全超出了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能力,为此不得不倾尽家底、东挪西借、举债结婚,如果筹借无门,只能望而却步。四是缺陷性格。部分青年性格偏执,不能正确客观看待事物,难以和异性顺畅交流、和谐相处。此外,过于内向的性格也不容易找对象,尤其是男青年。

  2、经济基础不强。一是技术缺乏。部分青年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工作不稳定、工资水平不高。二是产业局限。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艰难,很难为农村青年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所调查的村大多数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此外,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很少在农村落户,使得本地年轻人很难实现规模性就近就业,更多人选择外出务工,而且各镇村青年人流出和流入存在明显剪刀差,某村流出是流入人数的8倍(流入44人,流出373人),某村大龄女青年全部外出务工。三是政策制约。如受大农业政策、大环保政策影响,一些实体不得不缩小规模甚至关停,如受黄盖湖水域总磷超标影响大规模关闭牛蛙养殖场,某镇石蛙养殖一直无法取得合法手续。四是家底薄弱。贫穷家庭子女普遍单身率高、离婚率高,而且贫穷还会引起青年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主动与异性接触。

  3、婚恋环境不优。一是舆论导向偏差。如针对男性的“娘炮文化”“巨婴文化”和针对女性的“女权主义”“拜金主义”等非主流文化通过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在舆论阵地占有一席之地,潜移默化中侵蚀了青年人的思想,使一些男青年缺乏了拼搏奋斗精神、吃苦耐劳品格,使一些女青年唯我独尊、唯利是图。二是家庭教育薄弱。父母对子女人生观缺乏正确引导,对子女婚姻危机缺乏有效疏导,对子女逆商教育缺乏科学引导,过度呵护,娇生惯养,使一些青年贪图享受、得过且过、生活迷茫、不思进取、抗挫折和耐压力能力弱,导致结婚意愿不强和准备不足、维系婚姻意志不强和能力不足。三是婚姻矛盾影响。原生家庭不和谐以及较高的离婚率不利于未婚青年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婚恋观,导致部分青年恐婚,觉得一个人生活舒适,不需要处理复杂的婚内关系,更不用担心婚姻不和谐对子女造成伤害。四是基础条件滞后。水电路和通讯网络等基础建设落后的地方结婚难现象更为突出,某偏远村农电带不起空调、马路会不了汽车,基础条件落后,35岁——40岁未婚男19人、40岁以上16人,形势非常严峻。

  三、对策与建议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突出表现为结婚难和离婚率高)是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反映出社会转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对个人、社会、国家都会带来危害:短期危害主要是滋生空虚懒惰思想、破坏他人家庭、增加偷摸盗窃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长期危害主要是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数量上升势必带来特困供养人员数量上升,势必加大国家和社会对这一人群养老的资金压力和照护压力。因此,农村大龄青年婚姻问题迫切需要妥善解决。

  1.提升思想认识。在国家层面,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安全、防范重大风险层面高度重视农村大龄青年婚姻问题,将其纳入乡村振兴、人口发展一体规划、一并统筹。在地方层面,要认识到农村大龄青年婚姻问题事关社会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将妥善解决农村大龄青年婚姻问题作为“省之大计”“市之大事”“县之大谋”,将农村大龄青年婚姻工作纳入相关单位考评体系。在个人层面,要认识到家庭建设是人生的重大课题,婚姻美满是人生的幸福源泉,每个人都有组建家庭、维持家庭稳定的义务和责任。

  2.推动乡村振兴。优化产业发展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调整农业和环保政策并保持稳定性,均衡支持种养殖业产业发展,帮助种养殖业规避风险。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做好农业、国土等部门政策高效衔接,避免“一刀切”“突击改”“关停禁”和政策“打架”,为乡村产业(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好的政策环境。坚持兼顾农村原则,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强化支农惠农力度,将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度安排在农村,确保一镇一企。着力特色品牌打造。政府在本地特色产业上要加强品牌推介力度,特别是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品牌要举全域之力,通过打造公共品牌吸引资金、吸引项目、吸引人才。助力外出青年回流。对于大学学历的农村青年发放返乡就业创业补助和返乡安家补助。鼓励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基础建设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完善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薄弱村政策,优先审批通过薄弱村的水电路和网络计划,特别要注重发挥乡贤在助力基础建设上的积极作用,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环境。

  3.优化配套服务。优化技能培训。持续加大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让每个农村青年掌握一门适宜技能,使农村青年在增收致富上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自信起来。对残疾智障青年量身定制职业培训帮扶计划,让他们也有机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而获得收入。优化养老保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计生家庭扶助政策,加强农村独女户、双女户的养老保障力度,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优化生育服务。建立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制机制,减少缺陷新生儿和伤残儿童。加快出台地方鼓励生育政策,切实减轻抚育成本。优化交友平台。妇联组织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网上交友平台,发布大龄青年交友信息,公安部门要严惩信息不实、行为不端的涉婚网络诈骗行为,确保婚恋交友平台健康文明、真实可信。群团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根据职责权限范围,按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分类组织青年联谊活动、公益活动、文艺活动等,为青年创造更多与异性相识的机会。优化家教服务。教育部门、妇联组织要通过家校互通、公益性知识讲座等平台推动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此为基础,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青少年儿童培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村落文化建设,经常性开展针对农村青年的文体娱乐活动,培养青年健康向上的情趣爱好。高等院校要将婚恋教育纳入教育内容,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务实客观的婚恋观,掌握必要的婚恋知识和技能。

  4.营造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生育养老观念。各基层自治组织要将“生男生女一个样”“女儿也能养老”等观念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弱化“养儿才能防老”思想,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引起的男女性别比失调。培植积极的婚姻家庭理念。网信部门要从严整肃网络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切实防范西方思潮对青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宣传部门、妇联组织要每年选树一批彰显正面婚恋观念的典型,形成积极健康的婚恋舆论导向。妇联组织、民政部门、法院等单位要从自身职能出发,通过道德讲堂、新闻报道、法制宣传等方式方法,推动优秀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和新时代和美和谐家庭建设进社区、进村组,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念,摒弃找对象理想化、物质化,更加注重修为、看重能力,着力预防和减少家庭纠纷和离婚,为青年树榜样、增信心,降“恐婚”,防“不婚”。倡导合理的结婚消费支出。在全社会倡导结婚是男女双方“共同奋斗的开始”,不是两个人“坐享其成的发端”。关键是消除攀比思想,坚决制止房地产商“城里一套房,搞定丈母娘”之类的诱导性广告,倡导结婚量力而行。重点是遏制高价彩礼,将彩礼额度纳入村规民约,以因地制宜、适度可承受为标准。核心是移风易俗,倡导“喜事新办”“喜事简办”,通过集体婚礼、公益婚礼等方式来彰显节约、彰显美好、彰显绿色、彰显创意。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