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绍兴市数字化改革的实践探索

发稿时间:2022-11-17 11:27:32   来源:绍兴市委改革办  

  近年来,绍兴市立足于自身区位、经济、科创、环境等优势,深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开启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数字化改革。绍兴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着力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构建了“1612”工作体系(1个平台,6+1综合应用,2套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工作模式、法制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化经验。绍兴的数字化改革探索有效破除了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了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1个平台”: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

  绍兴市按照“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应用、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组织保障、政务网络安全“四横四纵”八大体系,迭代优化“浙里办”“浙政钉”绍兴平台两大终端,有效支撑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和基层治理综合应用。一是加强“浙里办”“浙政钉”绍兴平合两个掌上(前端)建设,迭代优化面向群众企业的“浙里办”绍兴平台、面向机关工作人员的“浙政钉”绍兴平台。二是打造应用集成体系,建立健全全市统一、规范高效的应用协同机制,开发、补充、丰富绍兴本地特色组件,强化数字化改革应用集成管理。三是加强应用支撑体系建设,依托全省应用支撑组件系统,结合绍兴实际,统筹规划一体化智能化应用支撑体系。四是加强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实现全领域数据高质量供给,形成全市共建共治共享、数据循环利用机制和数据开放创新生态体系。五是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政务云服务体系、云资源使用监管体系、政务网络体系。六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系统安全。

  二、“6+1综合应用”:共同构成数字化改革的整体

  “6”,就是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6个综合应用。这6个综合应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数字化改革的整体。其中,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综合应用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具有统领性、基础性,其余5个综合应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

  第一,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综合应用。这是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开展跨部门多业务协同、进行数字赋能、实施闭环管控的关键载体,重点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主线,推进党政机关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改革,打造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等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构建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在“制度”“治理”“智慧”三个维度纵深推进。

  第二,数字政府综合应用。这是以“浙政钉”“浙里办”为基础平台,集成整合政府各部门、各层级APP,迭代形成的综合应用,重点围绕上级和本级重要决策部署、“十四五”重大任务、年度主要工作目标,立足“场景化”“一件事”协同应用需求,建立全领域、全业务、全流程的规范化、模块化、数字化事件执行链,加快建设“一网通办”“一网通管”的“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掌上治理之市”。一是建设数字政府综合应用,通过对各部门核心业务数字化应用迭代升级,建设重大任务、重点领域跨部门跨系统、全业务协同应用的功能模块。二是实现省级重大任务应用贯彻落地,打造常态化疫情防控、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双循环、营商环境市场活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民生保障、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应用、政府效能管理等应用,并叠加绍兴的重大任务。三是结合绍兴实际,打造若干个创新特色应用。

  第三,数字经济综合应用。这是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业务场景,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以政府提效和企业受益为导向,以工业领域为突破口,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推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产业大脑”,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系统集成,汇聚政府侧、企业侧产业数据,建立工业数据仓,打造区域、行业、企业、基础通用四层次数据交换展示应用平台。二是建设“未来工厂”,打造一批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性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未来工厂”。三是建成“资源仓库”,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体制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整合、电子化交易,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四是建设“数字贸易”,探索“数字+贸易”新业态模式,推进数字技术嫁接传统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建设数字贸易高能级平台等。

  第四,数字社会综合应用。这是以“城市大脑+未来社区+乡村服务”为核心业务场景,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着重围绕解决城市治理、百姓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打造一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进行精准分析、整体研判、智慧决策、协同指挥,让城市和乡村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温度。一是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迭代浙里康养、浙有善育、浙里健康等应用,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精准度和便捷度。二是落地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基本单元,以打造未来社区(乡村)作为数字社会系统的核心空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加快重大应用落地,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三是形成服务到治理建设路径,以数字化实现服务供给,形成服务与治理循环联动互动,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智能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研究建立可开放的数据资源目录,探索建立政府、企业数据资源双向开放机制,加快构建政企互利互惠的可持续运营模式。

  第五,数字文化综合应用。这是聚焦文艺惠民、文创发展、文脉传承、文明创建和融媒传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服务机制、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旅融合、提升文明素养,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新需要。

  第六,数字法治综合应用。这是综合集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要素,构建一体化法治绍兴、平安绍兴工作体系,着力推进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三大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智慧化水平。

  “1”,就是基层治理综合应用。这是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在基层集成落地、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载体。在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迭代升级“141”(第一个“1”是指县级社会治理中心,“4”是指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四个平台,第二个“1”是指基层网格)体系,加快建设基层大脑,推动6大系统在基层综合集成、协同赋能,打造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基层治理体系。

  三、“2套体系”:构建理论和制度规范两套体系

  “1612”工作体系中的“2”,就是构建理论体系、制度规范体系这两套体系。理论体系,主要是学习领会和运用浙江省委提出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对绍兴的具体实践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为丰富省委的理论体系提供绍兴的实践例证。制度规范体系是针对数字化改革推进过程中、6+1综合应用构建过程中,以及运用6+1综合应用推动重大任务落实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破解难题的制度机制,探索构建一整套符合绍兴实际、与6+1综合应用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工作规范,推动改革实践固化为制度成果。

  四、“四个强化”推动数字化改革做实做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绍兴成立了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专题组,建立了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同时,设立工作专班,坚持有利于工作、高效顺畅、可持续的原则,灵活创新专班运作机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清单管理。绍兴坚持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闭环管理机制,定期制定跨部门跨层级的任务清单,量化目标、分工协作、集中攻坚。

  三是强化合作共建。绍兴积极开展政企社合作,鼓励本地高校、校地合作平台、有关智库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数字化改革。坚持用户导向、需求导向,加大宣传力度,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机关干部、企业、群众和社会对数字化改革的获得感。

  四是强化考核评价。绍兴把数字化改革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大在干部实绩考核中的比重,实行赛马晾晒机制和定期督查机制,量化目标、明确要求、跑表计时、到点验收,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干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