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马鞍山多举措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发稿时间:2019-12-03 15:24:51   来源:马鞍山委改革办  

  马鞍山市坚持以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为引领,以“强化自治功能、提升治理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巩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城乡社区治理水平不断迈入新台阶。

  一、着力规范社区治理体制

  促进减负增效。印发《马鞍山市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清理社区工作机构和牌子,对外只悬挂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牌子以及“中国社区”标识。从市级层面梳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73项,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规范社区考核评比活动,精简社区会议和台账,严格社区印章管理使用。

  完善社区自治。坚持“合法、民主、实用”原则,修订让社区群众看得懂、记得住、好执行的居民公约。同时,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将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与公序良俗结合起来,更好发挥居民公约对社区组织及居民的教育、引导、约束作用,积极探索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社区对话等有效形式,鼓励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广泛参与,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和能力。

  规范社区协商。扎实开展城乡社区协商试点工作,指导全市540个城乡社区全部成立协商委员会,继续加强省级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目标,支持和帮助居民群众养成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推动社区居民足不出户也能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截至目前,全市共确定1个省级、18个市级城乡协商试点街道(乡镇),6个省级、20个市级试点社区,共组建社区协商qq群77个,专题微信公众号64个,开展年度协商3566次,形成一批社区协商优秀案例。

  二、有效提升社区保障水平

  加强社区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社区服务用房。在城市开展“精品”、“四优”社区创建,将社区服务用房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用房全覆盖,全市城市社区用房总面积超6万平方米。在农村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城乡社区各项服务设施配建水平。目前,共创建城市“精品”38个、“四优”社区31个,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服务设施面积32.6平方米;完成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373个,通过率达95%,市级总投入超1亿元。

  培育社区服务组织。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为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对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类的社区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双轨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鼓励社区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将达不到登记条件的草根社区社会组织实施备案管理,支持其依法依规开展活动。全市共登记成立社区社会组织25个,备案495个,备案管理率达95.2%。

  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深入摸排主城区228个老旧小区15万余住户,按照单位型、杂居型、拆迁安置型等不同类型,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改造累计投入1.5亿元,对小区老化管道、破损道路和区域进行改造修缮,建设健身娱乐场所,增加消防、监控等公共设施,美化绿地,切实改变小区的环境面貌,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选优配强社区人才队伍

  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深化观察员制度、定岗选举制度、一票选举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有效监督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选举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全市完成540个村(居)委员会换届。同时,将扫黑除恶工作与换届同部署、同落实,严肃换届纪律,严格落实候选人联审机制,坚决防止“村霸”、涉黑涉恶等不符合条件的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

  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深化社区工作者职级改革,深入推进社区干部职业化,优化社工薪酬结构,充分激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目前,我市社区工作者人均收入达4000元,并全部购买社会保险,社区“两委”正职最高月收入可达11000元。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国家社工职业水平考试,对社区在岗的持证工作人员按照证书等级每月分别补贴50-200元。

  强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应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强化我市志愿者服务能力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通过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注册登记的志愿者32.09万人,志愿服务项目1856个,实现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全覆盖,形成了“留守儿童托管”、“红袖标”治安巡防、“奉献爱心、结对帮扶”、“爱心家园”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