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浙江常山:民生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19-06-19 14:43:18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张海亮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战争年代的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践行了共产党人的赤诚和不朽。

  这是一片绿色的土地,新时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绘就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

  这是一片深情的土地,广大干部不忘初心,把人民利益放在心头。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近年来,常山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抓实干,把全面深化改革成果惠及群众。通过打造“国际慢城”、“宋诗之河”、“孝老之城”等举措,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谱写了民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座国际慢城 深呼吸 放下心 享轻松

  漫步常山城东新区的心舟公园,草木葳蕤,鸟鸣清脆,音乐喷泉水雾弥漫,沿着小径登上山顶,远望群山耸翠,澄江如练,近处高楼林立,一座现代化新区如油画般舒展开来。

  图为常山国际慢城风光

  这是常山近年来打造国际慢城后城市建设产生的巨变。常山国际慢城位于县城郊区,是中国第7座国际慢城,规划31平方公里。城东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慢城核心区、赏石小镇“四体合一”,慢生活、慢休闲、慢运动内涵丰富。

  常山县县域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73.2%,常年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出境水水质常年保持II类水以上标准,2018年出境水Ⅰ类水质天数达149天,居钱塘江流域第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江省重要生态屏障,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

  如今“何处心安、慢城常山”已经成为响亮的一张城市名片。城东新区副主任赖大奎说,国际慢城的建设,使得城市居住的品质有了明显提高,新区有公园,周边的小区配套完善,群众的休闲有了好去处。

  常山国际慢城的打造,在项目落地的同时周边群众也参与进来。在紫港街道渣濑湾村,渣濑湾花谷项目建设一度让村支书包勇飞喜在心头。据了解:渣濑湾花谷作为慢城富足山片区观光引爆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慢城渣濑湾主入口、花谷电瓶车道、观景廊桥、水生态治理和经济型花卉种植,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17亿元。

  图为国际慢城渣濑湾花海

  渣濑湾村曾经是一个环境脏乱差的落后村,村两委班子涣散,包勇飞上任后抓班子建设,村风民风为之一新,如今渣濑湾村的浙派民居黑瓦白墙,屋前屋后翠竹青青。包勇飞说,村里参与慢城建设,既可以种植观光花卉还可以种植药材,村民可以务工也可以做旅游特产销售、开民宿,群众有盼头,干部也有了精气神,好日子还在后头。

  “慢城快节奏、小县大手笔。”常山县委书记叶美峰说,常山是个小县,但抓发展的格局和手笔要大,县委把国际慢城建设放到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谋划,提出打造“美丽中国独具特质的国际慢城”;建慢城的目的是让群众和游客享受“深呼吸、放下心、享轻松”的慢生活,但建设慢城的节奏要快,以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态度加快建设,早出形象、早出成效。

  游玩在周边,休闲在常山。一个宜居、宜游的国际慢城在浙西大地声名鹊起。

  一座孝老之城 孝善文化入脑入心

  百善孝为先,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比例增长,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尊老敬老是优良的社会传统美德,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美德?常山县以孝善为中心,把孝老作为县委中心工作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全国创新探索打造“孝老之城”,大力实施“幸福爷爷·快乐奶奶”行动,努力让全县6.7万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都成为幸福爷爷、快乐奶奶。常山的实践可用“一十百千万”来概括:

  制定“一套标准”。物质层面,结合县内经济条件、消费水平、老人需求等,制定子女每年给予每位老人赡养费不低于3600元的标准,经济收入较低家庭则不低于1800元,日均分别约合10元、5元。精神层面,制定“子女每半月看望老人或每周联络老人不少于1次”的标准。同时,通过向全县发布《孝老告知书》、党员带头签订孝老承诺书、将孝老标准纳入村规民约等方式,赋予标准制度刚性,使其成为全县公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为。

  办好十件实事。按照“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原则,为老年人办好十件实事。比如,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有县乡领导为他们庆祝生日,每月还可以领到100元、1000元不等的高龄津贴;全县老年人每年都可以免费体检一次,并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老年人权益受损,可以拨打孝老服务热线,有公益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全国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就可免费畅游常山所有景区等,2018年就有1800余人次受惠。

  实施百村孝榜。常山把弘扬孝善文化作为提升乡风文明的“牛鼻子”,创新评选“百村孝榜”。立足典型引领和反面警示教育,在全县村居开展“评孝立榜”活动,设立孝老敬老“红黑榜”,围绕孝顺家庭老人、尊重社会老人、投身助老公益等内容,通过群众投票、民主评议等方式,将“孝老典范”名单和不孝家庭门牌号张榜公布,引导或倒逼村民见贤思齐、尽孝行善。

  开展“千人结对”。以“部门包村”、“党员包户”为载体,整合部门、乡镇、农村三级4500余名党员干部力量,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方式,与全县3300余名空巢、孤寡、困难、失能老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经常性走访慰问帮助老人,督促、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做到日常有人关照、节日有人问候、困难有人帮扶。

  推进“万众尊老”。把每年5月20日设为敬老日,常山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专门为敬老设立节日的县级城市。此外,将孝老敬老列入干部述德内容,规定不孝敬父母或长辈的干部不得提拔重用,大力开展“最美媳妇”“最美爷爷•奶奶”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编撰《常山孝经》,开发地方课程等,推动孝善文化深深扎根、代代相传。

  图为5月20日全县敬老日志愿者服务社区老人

  为了推动孝老之城的建设,县委书记叶美峰坚持每年元旦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与他们座谈交流、参加活动,并自费购买生活用品送给老人。

  常山县打造“孝老之城”的探索实践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广泛认同。2018年12月,常山“孝老之城”建设被评为“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2019年5月,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朱耀垠专程来常参加“5•20”常山敬老日活动,并在常山孝善文化馆开馆仪式上致辞,充分肯定常山做法。

  一条宋诗之河 厚重文化底蕴可感受 可触摸

  钱塘江在常山境内有46.6公里,有“千里钱塘江、最美在常山”美誉。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文人墨客在常山留下了传诵至今的伟大诗篇。古诗云“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杨万里、陆游、赵鼎、曾几等诗人的佳作被书写在岸边堤坝上,一侧是灵动飘逸的书法精品,一侧是疏影横斜的雕刻壁画。行走在常山江边的廊道上,江波浩渺,咏读宋诗,喜怒悲欢、繁华落寞扑面而来。

  常山县水利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汪翔介绍,县城段的宋诗长廊打造基本完工,目前400多米已经雕刻40多首宋诗,还有十多首要铜雕,到时群众对常山的宋诗文化便会有直观的感受。

  叶美峰表示,宋代是常山历史上最辉煌的文化高峰期,尤以宋诗留存最为惊人,目前已搜集到的就有近1000首,其中不乏陆游、辛弃疾、杨万里等名家名作。深入挖掘这一丰厚的文化资源,常山县乘势打造常山江“宋诗之河”文化品牌,作为钱塘江唐诗之路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常山建设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江南水乡风物清嘉的文化名县”的难逢盛举。

  图为招贤古渡旁的“宋诗长廊”

  据了解,常山县打造宋诗之河文化品牌,一是打造三大宋诗长廊,县城段“宋诗文化长廊”、何家乡长风段“宋诗文化长廊”、招贤镇招贤古街段“宋诗文化长廊”。 二是开发芳村镇、招贤村、金源村三大“宋代文化小镇”。三是宋诗文化和旅游结合,与城乡建设结合,与产业项目结合。

  图为常山江“宋诗之河”研讨会

  “打造宋诗之河,目的是让群众对常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外来群众也感受到常山千年古县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常山县委宣传部长余风说,“打造宋诗之河,真正让老百姓了解常山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感受文化自信,满足精神追求,既点缀了百姓生活,也提高了旅游价值,形成文旅融合,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真正提高老百姓幸福生活水平。”

  一颗赤诚之心 为了人民 不负人民

  常山县干部群体在叶美峰书记为班长的县委带领下,一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花大力气解决民生实事、民生难事,用对群众的赤诚,对党的忠诚,敢于担当,牢记使命,回答了时代之问、群众之问,让产业兴、百姓富、村庄美的美丽图景在常山大地正在变为现实。

  尽心竭力解难事。常山曾在1997年发生过塌楼事故,死亡36人。此后的20年,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财政实力单薄,危旧房问题一直没能彻底解决,城区共有同批建造的D级危房73幢,涉及2111户住户、10000余名居民。2017年,新一届常山县委班子作出“决不把包袱留给后人、决不让悲剧再次上演”的庄重承诺,毅然启动危旧房治理改造工程。结果仅用24天时间就完成协议签订,27天时间全部搬离腾空,并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腾空、当年拆除、当年建设”和“零投诉、零上访、零事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常山速度”。

  诚心实意办实事。教育落后是常山百姓的“心头之痛”,2017年开始,常山县实施的振兴教育“一号工程”。短短两年后,常山教育便脱胎换骨,从衢州末位走向了前列:高考一段人数在2017年增幅41.23%基础上,2018年再增42.86%,增幅连续两年位居衢州市第一;中考总体平均分同比增加12.64分;在衢州市所有小学六年级英语、科学两门抽检中,成绩均位居全市第一,总评全市第一。常山县在浙江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委党校联合主办的教育现代化专题研讨班上作典型发言。县委书记叶美峰还被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绿叶奖”,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两名县(市、区)党委书记之一。

  此外,深化农村妇女培训,打响“常山阿姨”家政品牌。政府来背书,像选拔干部一样培训常山阿姨,确保选拔高质量阿姨,“放心保姆哪里找,常山阿姨就是好”已经名声在外,带动农民增收5.5亿元以上。

  体贴入微管小事。2017年4月常山县提出厕所革命,并成立领导小组,实行所长制,县委书记叶美峰担任全县公厕总所长,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分任农村和城区公厕总所长。目前,常山公厕已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生活环境进步与改善的同时,也在推动人民文明的进步。2018年,厕所革命进一步升级,开展困难农户厕改、农村公厕提升、农村旱厕清零“三百行动”,其中的困难群众厕改即由政府出资,帮助困难群众建卫生户厕,近1000户农村困难群众因此受益。

  为了百姓富裕、常山县积极践行中央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一条生态之路、绿色之路。

  常山县是中国胡柚之乡、油茶之乡、食用菌之乡。胡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14万吨,饮料、酵素、果葡糖浆等精深加工快速发展,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合作,以胡柚囊胞为原料开发饮料,成功打入全球市场;由胡柚小青果切片晒制而成的“衢枳壳”进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名录,并入围新“浙八味”,“健康水果”常山胡柚驰名全国

  图为全国首个国家油茶公园

  常山油茶历史悠久,油茶种植面积、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连续承办多届全国油茶文化节,油茶三大“国字号”经济中心(油茶交易中心、价格指导中心、集散中心)和文化中心落户常山,连续多年列全国木本油料示范县榜首。“常山猴头菇”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农业、旅游、文化的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新昌乡黄塘村曾经是一个村集体经济为零的落后村,村支书廖红俊抓住机遇,利用国家油茶公园的地理优势,发展旅游、民宿,如今成为村集体资产有2000多万的先进村。

  图为黄塘村漂流

  细雨霏霏,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山顶时,廖红俊正陪着北京的客商考察。同行的新昌乡乡长邹赛说,客商有意向在黄塘建设一个养老康养项目,已经考察了几次,公司已经注册好。

  目前黄塘景区已经是国家3A景区,正在申报国家4A景区。项目建设好,黄塘又是一个新天地,廖红俊笑盈盈的,心里定是乐开了花。

  走进青石镇的中国观赏石博览馆,各种珍贵的观赏石琳琅满目。几年前青石镇的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差点摘了牌。据了解,当时在常山特别是在青石镇,已经有6000人从事石头产业,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观赏石的一个聚集地。2017年县委县政府动了很多脑筋挽救小镇,最后通过一些活动来提高它的知名度。当时常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长先后两次到北京中国观赏石协会,去汇报对接,希望每年的活动在常山举办,之后县委书记叶美峰前去对接,用真诚打动了对方。“办一场活动,扬一种文化,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叶美峰感慨万千,目光坚定。

  图为第六个全国赏石日当天中国观赏石博览馆揭牌

  2017年8月30日第六个全国赏石日暨首届“常山国际赏石文化节活动”在常山举办。活动举办了一周,来了22万人次。主办方评价比北京第五届都办得好。

  常山县委、县政府以担当和对党、对群众的忠诚延续了一条富民路。

  浙江省分管文教的副省长成岳冲,在一次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浙江民生事业看常山”。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常山县委、县政府以实干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砥砺奋进、勇立潮头、走在前列,为“特富美安”的常山未来阔步前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