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 民 生 优 先 ” 追 梦 美 好 生 活
—— 浙江省常山县推动民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探索

发稿时间:2019-04-19 14:04:25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武东 刘明剑 胡江平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浙江省常山县确立“民生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尽心竭力解难事、诚心诚意办实事、体贴入微管小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两年多来实施了危旧房治理改造、教育综合改革、“厕所革命”、“常山阿姨”、孝老之城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最终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细落小、办好办实,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美好生活正悄然走近。

  尽心竭力解难事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常山县委一班人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

  2017年1月1日,常山县第十三次党代会闭幕,“民生优先”被写进党代会报告,成为发展战略之一。而会议产生的新一届县委班子,也在不久后作出“决不把包袱留给后人、决不让悲剧再次上演”的庄重承诺,毅然启动危旧房治理改造工程,所有D级危房全部拆除,原址或另觅新址建设安置房,彻底解决困扰常山人民20年的民生难事。

  为群众解难事的快速度,背后是常山县委、县政府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坚持与担当,从作出决策到制定政策,再到工作推进,全程坚持“民生优先”,尽心竭力赢得百姓支持,让难事不难。

  一是在资金来源上,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资金问题一直是常山危旧房治理改造最难迈过的坎。据测算,整个危旧房治理改造工程需要15亿元左右的投资,大大超过了常山每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常山县创新建设模式,通过PPP等方式向社会资本借力,突破资金瓶颈,即先由企业出资建设新房,验收合格后算出建设费用,政府以一定利率在规定年限内分期支付,缓解眼前的资金压力,但也意味着政府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要“勒紧腰带过日子”。

  二是在政策制定上,尽量让利于民,帮老百姓“算好账”。危旧房治理改造不同于项目征迁,它需要居民以业主身份承担部分建安成本。常山在充分考虑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在制定建安成本标准及相关奖补政策时尽量让利于民,前后易稿20多次才出台政策。政策规定,危旧房治理改造中整理出的土地,全部用于安置房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住房大多以等面积置换,算上各类奖补资金,居民不但实际支出费用较少,而且房产还能升值,因此获得广泛支持。同时,在奖补政策上设置时间阶梯,早签约、早腾空的住户还可享受政策倾斜,加快了工作进度。

  三是在开篇破题上,发动党员干部带头,一举打开局面。治理改造危旧房虽是民心所向,但毕竟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开始时涉改户大多心有顾虑,持观望态度。县里向涉改户中的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号召党员干部带头作表率,引起热烈响应,许多党员主动找到街道、找到指挥部要求签约。同时,县里特别举行了集中签约活动,在党员户的带领下,3天时间600多户居民签订协议,工作局面得以打开。

  四是在工作推进上,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立体服务网络。常山县城规模小,城区人口仅8万左右,此次危旧房治理改造就涉及1万人。随着工作推进,搬家、租房、生活配套等各类问题逐一显现,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努力功亏一篑。常山县广泛发动企业、社团、城郊村等多方力量参与其中:多家企业拿出职工宿舍,城郊村农民整理出老房、空房,两天时间腾出800多套房源,解决租房燃眉之急;驻城机关纷纷组织义工队,休息时间走街入户,只要有需要就“搭把手”;出租车司机组成“的哥志愿队”,免费为群众搬家;电信、移动、联通、华数、水电等生活服务型企业组建服务队,上门提供免费移机、退费服务。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中,常山各类志愿者团队达到3000余人,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

  诚心诚意办实事

  教育落后是常山人的“心头之痛”。2016年底,县委书记叶美峰开展教育调研,几组数据让他刻骨铭心:一是此前三年,常山县中考每年前30名分数的学生无一留在常山,高中阶段全部到衢州、杭州等地就读;二是早几年,常山干部群众在衢州买房子2277套,而同期在常山买房只有1863套,数字严重倒挂,到衢州买房成为学生家长的刚需;三是据组织部门初步统计,前几年常山县管干部的小孩,从初中阶段开始,大多数都不在常山就读。

  而就在短短两年后的2018年,常山教育便脱胎换骨,从衢州末位走向了前列:高考一段上线人数在2017年增幅41.23%基础上,2018年再增42.86%,增幅连续两年位居衢州市第一;中考总体平均分同比增加12.64分;在衢州市所有小学六年级英语、科学两门抽检中,成绩均位居全市第一,总评全市第一。常山县在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委党校联合主办的教育现代化专题研讨班上作典型发言。县委书记还被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尊师重教“绿叶奖”,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两名县(市、区)委书记之一。

  成绩主要得益于常山县2017年开始实施的振兴教育“一号工程”,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

  一是出台力度空前的扶持政策,筑牢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常山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下定决心、鼓足信心、坚持用心、倾注真心,大力实施教育改革“四个一”工程,做到千家万户关心教育、千真万确重视教育、千言万语强调教育、千方百计振兴教育。2017年初,常山县委完成换届,在谋划工作时,提出把振兴教育作为“一号工程”,并多次在县委常委会上专题研究落实举措。2月22日,常山县以政府“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大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经费保障等16项振兴教育具体措施。两年以来,常山共投入教育资金7.58亿元,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召开规模空前的教育大会,凝聚支持教育的社会共识。召开千人规模的教育发展大会,参会对象不但包括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还请来省市教育部门领导,常山县四套班子领导、各机关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家长、学生代表。会上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领导力量向教育倾斜、领导精力向教育倾斜、有限财力向教育倾斜。

  三是推动决心空前的教育改革,重构教育系统的内部生态。学校层面:先后引入一批外地名校与本地学校深度合作,吸收先进理念的同时,发挥名校入常的“鲶鱼效应”,打破县内学校结构固化的格局,激活一池春水。校长层面:破除“教而优则仕”怪象,打通教育局机关、教研室、学校干部使用渠道,3名由优秀校长晋升而来的教育局机关中层干部重回一线;实施干部末位管理制度,2名不敢担当、不善作为的校长被免职。教师层面:推进县管校聘试点,通过“组阁制”、多轮竞聘上岗实现教师队伍优化重组;推进绩效改革,把“职称锁进档案柜”,按实绩发报酬;推行“加人加钱不加编”政策,招聘储备员额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等,激活了内生动力。

  常山地处浙西山区,历来是劳务输出大县,2016年底从事保姆行业的妇女有2000余人。“常山阿姨”正是为这一群体量身打造的全新品牌,以品牌化运作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妇女增收。两年时间里,常山共开办115期家政类技能培训班,培训5379人次,从业人员增至3000余人,在衢州市外从事家政行业的农村妇女从1013名增长到2217名,带动妇女增收5.5亿元以上。

  常山实行了一系列极具创新的举措:成立保姆行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18个部门参与其中;设立浙江省首个专为保姆成立的事业单位——“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常山阿姨”的品牌打造、市场对接、培训组织、标准制定等工作;出台《常山县“常山阿姨”家政服务品牌管理规范》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设立“常山阿姨”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保障事业发展;与全省家政人才培养培训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浙江树人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挂牌成立“常山阿姨培训学院”;出台浙江首个地方保姆品牌认定标准,为阿姨建立家庭、品行、健康、从业、技能等“五类档案”,由政府为阿姨品质“背书”。

  体贴入微管小事

  2017年4月,常山县借鉴“河长制”,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公厕所长制,以此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厕所革命”。县委书记任全县公厕总所长,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分任农村和城区公厕总所长,城区各公厕所长由县住建局干部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农村则分解到乡镇党委书记和村两委,全县每个公厕都有了所长,着力破解公厕档次低、设施旧、卫生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常山“厕所革命”主要体现为“五度五心”。

  一是认识有高度,所长皆用心。站在“关键小事、民生大事”的高度推进“厕所革命”,建立公厕所长制,制定“一牌一本、一日一巡、一考一评”工作规范,即公开所长公示牌和所长制工作日志,要求所长每天巡查不少于1次,建立公厕所长考核机制和星级评定制度,倒逼所长主动作为,真正扛起责任。

  二是覆盖有广度,设施能称心。启动了农村128座、城区36座公厕的新建和改造提升工程,确保城市、集镇、景区、农村全覆盖。设施配置充分考虑女厕厕位数量、残疾人卫生间和第三卫生间等关键要素,让厕纸、衣帽钩、置婴台、手机架、充电插座、无线网络等设施成为公厕标配。

  三是建设有亮度,管理必精心。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建筑风格,利用竹木、鹅卵石等本土资源进行装饰,以常山本土胡柚娃卡通形象制作公厕导向牌,达到“一厕一风情,厕厕成风景”的效果。发动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厕管理,将城乡现有48座公厕试点推向市场化保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承包,安排所长每日检查,实现公厕管理品质提档升级。

  四是保障有力度,厕改以倾心。县、乡两级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县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保障城乡公厕项目建设,并对向市民开放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厕所给予一定补助。农村建成A级以上公厕128座,旱厕拆除率达到100%,免费帮助972户困难农户完成厕改。

  五是服务有温度,文明更入心。运用“互联网+”,开发公厕管理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制作“常山县公厕电子地图”,实现一键搜索、精准定位。拓展公厕自动售卖、电子阅览等便民服务功能,打造“一厕式”多功能空间。围绕“公厕文明”,大力开展多样式、多载体的文明如厕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如厕的良好氛围。

  停车难已是当下普遍的“城市病”。常山县用了“三招”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一是收费改免费,将原来收费的公共停车场、停车位全部改为免费,同时由财政出资保障日常管理、保洁等费用,做到免费不失管;二是拆后空间改造,对危旧房治理改造中腾出的空地,没有建房计划的视情况建设休闲场所和停车场,此举共为常山城区新增公共停车位700余个;三是开放机关单位停车场,城区内35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停车位免费对社会开放,共计1038个停车位,开放时间为工作日晚6点至早8点、非工作日全天,并统一安装指示牌引导。

  坚持不懈做好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人口的比例也在快速上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成为新形势下最迫切的民生需求之一。

  面对这一要求,常山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设立“5·20”常山敬老日,大力实施“幸福爷爷·快乐奶奶”行动,全力打造“孝老之城”,努力让全县6.7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都成为幸福爷爷、快乐奶奶。通过深入思考、大胆创新,常山县逐步形成了“一十百千万”这样一整套全面系统、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就是制定一套标准。从常山当地的经济条件、消费水平、老人需求等实际出发,制定出独一无二的“赡养孝老常山标准”,在物质层面倡导子女每年给予每位老人赡养费不低于3600元的标准,经济收入较低家庭则不低于1800元,在精神层面倡导子女每半月看望老人或每周联络老人不少于1次,以《孝老告知书》的形式向全县发布,填补长期以来尽孝准绳缺失的空白。

  “十”就是办好十件实事。按照“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原则,为老年人办好十件实事。比如,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有县乡领导为他们庆祝生日,60岁以上老人每月还可以领到100元至500元不等的高龄津贴;全县老年人每年都可以免费体检一次,并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老年人权益受损,可以拨打孝老服务热线,有公益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全国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就可免费乘坐公交,免费畅游常山所有景区,等等。

  “百”就是实施百村孝榜。把家庭孝老从“家务事”上升至“村务事”,把尽孝道写进村规民约,设立孝老敬老“红黑榜”,围绕孝顺家庭老人、尊重社会老人、投身助老公益等内容,发动百姓投票,将孝老典范名单和不孝家庭门牌号张榜公布,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尽孝行善。大力弘扬邻里守望、诚信重礼风尚,开展独居老人“每日一见”、赡养老娘舅、邻里餐等孝老互助活动,让孝文化在农村大地充满生机。

  “千”就是开展千人结对。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县万名党员郑重签订《孝老承诺书》,带头育孝心、讲孝道、尽孝行、传孝德,让党的关爱温暖每位老人。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方式,与3300余名空巢、孤寡、困难、失能老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经常性走访慰问,督促、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实现每一个老年人“日常有人关照、节日有人问候、困难有人帮扶”。

  “万”就是推进万众尊老。在常山,孝老敬老是领导干部年终述德的必备内容;一本《常山孝经》成为全县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家教范本”,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每年都有一批“最美爷爷·奶奶”“孝儿孝媳”涌现出来,释放榜样正能量。不仅如此,常山还成立了1个县级“幸福爷爷·快乐奶奶”关爱基金和68个乡村级孝老慈善基金,“百桌宴”“520金婚秀”“书孝画老”等孝老活动在常山大地上不断上演。县委书记叶美峰每年元旦放弃休息,都要到乡镇敬老院,自费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与他们共餐交流。

  2018年下半年,常山县专门出台党员干部移风易俗“八项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全社会推广,推动移风易俗。“八项要求”包括:非亲属参加婚丧喜庆,礼金提倡“零红包”,上限100元;带头遏制索要“天价”彩礼、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不搞奢侈婚庆,不搞豪华车队;带头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等陈规陋俗,控制宴请桌数、酒席档次,不铺张浪费;提倡在农村文化礼堂举办婚礼,带头推广中式婚礼,倡导婚庆仪式植入常山喝彩等传统文化;不办除婚事丧事以外的庆祝事宜,不办60周岁以下的寿庆活动;带头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生态殡葬。控制治丧时间和丧葬规模,不搞封建迷信活动;提倡文明祭悼活动,提倡以鲜花、绢花、默哀等文明方式追思悼念;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不燃放烟花爆竹,不鸣放电子礼炮,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

  启发与思考

  在常山,不单单是民生事业在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党建工作、平安建设等多个领域也都是蒸蒸日上,不断实现着进位争先。“民生优先”不但没有让常山的发展出现“跛脚”,反而释放出红利,牵引其他工作齐头并进。结合常山实际,这些红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信访工作中,常山县创新“中医疗法”,讲究“治未病”,提前防范化解。推动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无疑是“治未病”的最好办法,老百姓期待的事件件有落实,满意多了、怨言少了,信访自然就少了,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相应减少。这两年,常山的信访案件,尤其是信访积案大量下降,成为了衢州市唯一同时荣获“零非访县”和“无信访积案县”称号的县,便是最好的证明。

  二是改善了发展的软硬环境。常山实施的一系列民生工程中,有像危旧房治理改造、“厕所革命”这样偏于改善基础设施的,有振兴教育、“常山阿姨”、城区免费停车这样注重提升公共服务的,也有像建设孝老之城、移风易俗这样倡导文明新风的。换个角度看,上述因素正好全方位地构成了一个地方发展的软硬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好了,发展自然就快;环境不好,发展就会慢下来,这是一种客观规律。2017年常山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个季度在衢州市均排名第一,创造了近一个时期以来的最好发展局面。

  三是激励了干部的担当作为。一方面,民生事业牵涉各个领域,又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像危旧房治理改造等很多工作都极具挑战性,结合常山县创新推出的“5820”干部刚性末位管理、“五比亮剑”工作交流、请人民阅卷等制度,让民生工作成了锤炼干部的绝佳“战场”和成长“舞台”。另一方面,民生事业干好了,可直接收获群众的掌声和点赞,让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让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在常山大地上蔚然成风。

  (武 东 刘明剑 胡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