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市场、技术、法治协同的流域综合治理

发稿时间:2018-10-26 12:40:12
来源:国家发改委

  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但却长期遭受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长株潭试验区获批后,湖南省把湘江流域治理和保护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将治理好流域污染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通过政府、企业、社会联动,长株潭试验区走出了市场、技术、法治协同的流域治理新路子。

  坚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污染防治的关键。为切断主要污染源,政府通过促引结合,推动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湘江两岸老工业基地重化工污染企业搬迁改造退出。出台长株潭三市湘江沿线项目准入制度,湘江干流两岸各20公里范围内不得新建高污染项目。关停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小电镀、小皮革等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鼓励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政府提供信贷支持异地重建,优先安排进入专业环保工业园。对严重污染、不按期淘汰退出的企业,质监部门不予颁发生产许可证,环保部门不予发放排污许可证,税务部门不予办理出口退税,金融机构不予信贷支持。清水塘老工业区共242家污染企业,目前已搬迁改造关停企业241家,2018年将实现全面关停。

  技术创新是污染防治的支撑。在污染企业退出后,地方政府与企业采取PPP模式共同组建重金属污染治理公司,引入第三方治理企业,以“重金属土壤修复+土地流转”形式,利用企业资金和技术治理污染土壤,并让参与各方从土地增值收益中获得回报。针对技术瓶颈,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中南大学牵头,株洲清水塘作为治理主体,联合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冶炼废物减排关键技术公关,开发了深度净化不同种类重金融冶炼废水的生物制剂产业化技术,攻克了污酸治理的世界性难题。一些矿区实施生物修复法,采用种植桑树修复镉、硫、锰污染耕地,逐步恢复地表植被和耕地质量。

  公众参与监督是污染防治的重要力量。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实施“民间河长”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流域治理。在市县设立河长行动中心,每周六为行动日,由“民间河长”组织有关团队和志愿者开展巡河行动,监督湘江沿岸排污企业和污染排放行为,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对周边群众破坏环境行为进行劝导,每月将巡河情况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向当地“官方河长”反馈。对“官方河长”进行监督,对暴露的重大环境问题的处置情况实行跟踪反馈。“民间河长”成为保护湘江的“绿色卫士”,是河长制的重要补充。

  法治是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湖南省在全国出台首部江河流域保护的综合性地方法规——《湘江保护条例》,对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线保护、生态保护等作出了规定。根据不同的污染成因和治理重点,构建属地政府负责、省直对口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督导支持的多方协同机制。

  湘江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湖南省调动各方力量,多管齐下,打破了以往单兵突进的局面,突出上下游联动、水陆空联动、存量消化与增量遏制联动,同步实施跨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流域截污治污、城市洁净、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目前,湘江水质全面好转,干流18个省控断面水质连续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相较于获批试验区之前,2016年,流域重金属污染排放削减量、淘汰关闭涉重金属企业均下降50%,汞、铅、砷、镉与六价铬下降幅度分别为39.3%、52.2%、45.1%、61.3%和46.8%。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