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山东滨州市阳信县探索生物质清洁取暖试点

发稿时间:2018-06-06 14:14:17   来源:滨州市委改革办  

  在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日益趋紧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于打好“三打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滨州改革发展实际。去年以来,该市阳信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在全市率先推行了生物质能源清洁取暖试点,并提出了力争到2020年打造全省“无煤县”的目标。

  一、试点背景

  从中央的决策部署看,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要求北方地区加快实施冬季清洁取暖改造。2017年9月6日,国家4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清洁供暖方式,优先利用生物质等可再生清洁能源。2018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

  从山东省里的规划要求看,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2017年7月24日,《山东省2017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行动方案》要求,降低煤炭消费比重,鼓励发展生物质燃料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18年2月22日,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明确要求,要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逐步将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降低到55%左右。

  从滨州的实际情况看,阳信作为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废弃木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生物质原料充足。阳信利民生物质能技术有限公司、振源农牧循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掌握运用木质颗粒、畜禽粪污等制造成型燃料的生产工艺;山东金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有生物质热电联产国家专利技术,正在实施的50万吨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年可产生蒸汽100万吨。

  综上所述,中央、省委的相关决策部署,为发展生物质能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滨州市发展生物质能源既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且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完全具备探索生物质清洁能源替代煤的条件。

  二、主要做法

  (一)精心谋划,确定试点。一是编制总规划。阳信县因地制宜,加快编制《生物质清洁取暖总体规划》,探索了木质颗粒燃料+专用炉具、牛粪颗粒燃料+专用炉具、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三种模式”,积极打造县域东、中、西“三大板块”。中部,依托梨园、肉牛养殖场,建设木质颗粒成型燃料、畜禽粪污成型燃料两大生产线。东部,依托古家具产业废弃木料,建设木质颗粒成型燃料生产线。西部,依托金缘生物科技公司,发展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及余热集中供暖。二是学习外地经验。参加了2018年秸秆产业峰会。先后赴烟台、青州及河北大名县等地考察对接,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确定了5款不同档次和价位的炉具,在试点乡镇集中推广。三是选好试点村。按照先易后难、便于推广、能出经验的要求,选择了水落坡镇洼里赵村、刘古良村、温店镇刘厨村先行试点,目前洼里赵村、刘古良村257户群众完成了木质颗粒燃料+专用炉具的分散式清洁取暖改造,刘厨村完成211户群众集中供暖改造。今年,阳信县计划完成水落坡镇、金阳街道1.5万户分散式清洁取暖改造。

  (二)制定政策,加强引导。为鼓励群众参加取暖改造,推进试点时,阳信县政府参照“煤改气”“煤改电”补贴标准,对实施木质颗粒燃料+专用炉具的分散式清洁取暖的群众,每吨生物质燃料补贴20%,每户按800元/吨购买;每套炉具补贴380元,每户按400元/套购买。为解决好群众为冬季取暖已购买的散煤和炉具,当地政府以同等重量的生物质燃料兑换群众手中的散煤,炉具作价用于购买生物质专用炉具,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同时,为降低群众取暖成本,鼓励他们用秸秆、木料等原料兑换生物质燃料。集中式供暖试点的温店镇刘厨村,坐落在阳信金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驻地,利用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产生的余热集中供暖,户外前期管道改造投入由供热企业承担,农户只承担入户取暖设备费用。

  (三)壮大产业,完善配套。一是培育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阳信县财金集团积极筹措资金,投资700万元建设了利民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年可生产3.5万吨生物质燃料,承担全县的颗粒燃料生产供应、炉具引进等具体任务。由阳信鸿安集团投资建设的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畜禽粪污加工生物质燃料,年产量达到5万吨,主要供应当地金缘生物科技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二是严把环保关口。为避免生物质燃料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企业生产主要是对原料进行烘干压实物理处理,对于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和恶臭,企业都已安装了相关处理设备,达到了环保要求。去年经过改造,承担集中供热的金缘生物质热电也实现了超低排放。三是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该县计划以国有控股燃料生产企业为依托,在每个乡镇建立原料收集、加工转化、物流配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生物质取暖购销体系,方便群众购置燃料、设备维修。

  三、试点成效

  (一)群众满意度较高。参加试点的群众普遍反映,改用生物质清洁取暖,符合农村传统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像以前一样烧水做饭,屋里也更暖和了(平均温度都在20摄氏度以上),家里也更干净了,并且操作简便,且比用气、电安全系数更高。同时,以玉米秸秆为例,亩产鲜秸秆1750公斤,可转化颗粒350公斤。以三口之家为例,人均耕地1.5亩,4.5亩耕地可转化颗粒1575公斤,采用“地头加工”或“折量兑换”方式,农民只需支付加工费,就能实现供暖自给自足。

  (二)经济效益比较明显。一是综合成本低。按当前补贴政策,生物质清洁取暖较煤改气、煤改电,改造成本分别低38%、3.2%,分别节省5140元、280元,使用成本分别低52%、51%,分别节省2140元、2080元。二是产业产值可观。生物质产业市场前景比较广阔,按阳信现有每年产生的秸秆、牛粪、树枝、锯末测算,年可生产颗粒燃料100万吨,按每吨均价1200元测算,仅颗粒生产产值就可达12亿元。同时,据当地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介绍,目前非取暖季的生物质燃料市场供不应求,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意愿非常强烈。

  (三)社会效益开始显现。一是生态效益明显。改造后的试点村可替代散煤500吨,经检测,1吨生物质燃料燃烧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0公斤、1公斤和11.7公斤,而1吨洁净型煤排放量分别为2620公斤、8.5公斤、19.6公斤。二是解决了畜禽粪污处理难题。阳信县是肉牛养殖大县,年产粪污100多万吨。推行生物质清洁取暖,可对畜禽粪污进行统一收购、环保处理,能够有效解决粪污带来的环境污染,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同时,把粪污用作生物质燃料原料比用作肥料可实现标吨增值66元。三是减轻了群众负担。通过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变废弃树枝、秸秆“废物”为取暖“宝物”,减少了取暖支出,变相增加了收入。

  (来源:滨州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