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湖南娄底市探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发稿时间:2018-05-28 16:02:08
来源:娄底市委改革办

  娄底是湖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市5个县市区中有3个贫困县(市),其中1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市),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3090人,贫困发生率为15.36%,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在全省均位列第5。截至2016年底,仍有31199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盯脱贫目标要求,紧扣“精准”二字做文章,脱贫成效明显提升。2017年,全市脱贫9.9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08%。在全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娄底市的综合评价为最高等次的“好”,被评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市”;双峰县、涟源市、新化县、冷水江市、娄底经开区的综合评价均为“好”,均被评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县市区”。主要做法是:

  一、以“两个服气”为标准,努力做到识贫“零差错”。坚持“清退的要让当事人服气、纳入的要让其他人服气”的标准,抓好精准识别工作,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一是在评定前,讲清政策要求。全市1165支扶贫工作队和59590名结对帮扶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扶贫政策,让每家每户都清楚什么条件才能评为贫困家庭、贫困人员。二是对纳入者,接受群众监督。已评为贫困家庭、贫困人员的,在全村最显眼的地方,第一时间张贴公示榜,并公开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凡有群众举报的,迅速派人核实,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精准核实专项行动中,新纳入11.14万名贫困人员,没有群众提出异议。三是对清退者,耐心解释说明。对被清退人员,送达告知书,告诉其原因,具体指明哪一条哪一项不符合要求,把政策讲清楚,把道理讲透彻,并且告诉其申诉的办法,扎实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全市清退的21.02万人,没有出现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现象。

  二、以“三层联系”为纽带,努力做到扶贫“零距离”。突出高位推动,建立市委书记、市长与全市各乡镇党政正职直接联系、县市区党政正职与辖区内全部贫困村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直接联系、乡镇党政正职与辖区内所有贫困户直接联系的“三层联系”制度,制发工作联系卡,全面强化上下联动。一是从上到下顺次压实责任。市委书记、市长带头与全市有扶贫开发任务的88个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建立直接联系,执行一月一汇报、重大问题随时汇报、重要问题迅速交办、办结情况及时报告制度,加大对乡镇的指导和督促力度。去年以来,市委书记、市长高密度深入各乡镇指导督促扶贫脱贫工作。二是从下而上梯次解决问题。与扶贫相关的问题,根据轻重缓急程度,梯次由乡、县、市牵头解决。对情况较为简单,属于乡镇职权职责范围的问题,由乡镇直接解决;对情况比较复杂,乡镇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所在县市区党政正职召集相关部门,联动研究解决;对情况特别复杂,事关全市大局的疑难问题,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召集各级各部门,协调解决。三是上下联动提升扶贫实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结合贫困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市县乡三级统筹做好扶贫脱贫的进度安排、项目下达、资金投放、人力调配等工作,互通脱贫致富信息和扶贫脱贫经验,解决脱贫瓶颈问题。

  三、以“四项行动”为抓手,努力做到脱贫“零遗漏”。紧扣脱贫攻坚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的要求,积极创新工作载体,集中出台《关于在全市建立“有事请找我”责任担当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全市村党支部书记中开展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活动的意见》《关于在全市贫困群众中倡导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强自立行动的意见》《关于动员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意见》等四个文件,并开展专项行动。一是开展“有事请找我”责任担当行动。将全市88个乡镇(街道)的1000余名领导班子成员的姓名、职务、分工和联系方式等主要信息,在乡镇(街道)机关、村(社区)办公地点、村(居)民小组等场所,以及娄底电视台、《娄底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公布,并制成卡片发放到群众手中,让贫困群众有困难知道找谁解决,确保贫困群众人人有人帮,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据统计,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乡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共接受群众咨询12.6万人次,干部主动下访38.9万人次,帮助群众协调处理解决相关事项3.69万件。二是开展村党支部书记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行动。以村支“两委”换届为契机,将对党忠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且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有门路,脱贫致富思路开阔的党员选拔为支部书记,确立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同时,每年评选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激发支部书记带领贫困群众及村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积极性。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密集涌现1080个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三是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强自立行动。引导贫困群众摆脱消极、悲观情绪,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改掉“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习气,认真学文化、学技术,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择业能力。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勤俭持家模范”“勤劳致富模范”“移风易俗模范”“艰苦创业模范”。四是开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行动。把各级各单位及其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需要,与贫困群众可供输送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拓宽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门路。比如,动员市县机关、学校食堂优先采购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市县机关物业管理公司的保安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招聘贫困劳动力;乡镇、村的农村保洁员、公路养护员、治安巡逻员、山林防护员、公共设施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等。“四个意见”实施以来,全市有542个机关、学校食堂与贫困村签订了定点采购协议,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针对贫困人口开发公益性岗位1727个,市县园区接纳安置3592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批示肯定了这些做法,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2018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7家中央主流媒体多次进行报道。

  四、以“五项机制”为保障,努力做到返贫“零反弹”。一是建立风险等级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对象,根据潜在的返贫风险隐患,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建立工作台账,并纳入观察范围。二是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加强脱贫对象动态管理,通过定期跟踪回访、返贫户个人申报等途径,及时掌握返贫情况。定期集中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对脱贫户家庭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影响风险等级的,随时调整风险等级。三是建立迅速介入机制。对风险级别呈上升趋势的,提前介入,上下联动,详细了解风险上升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上防止返贫。四是建立综合处置机制。对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返贫的家庭,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由人社、民政、教育等政府部门牵头,并引导慈善组织、志愿团体、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调解决问题,把返贫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全市先后排查出因灾、因病或其他原因而出现返贫风险对象共6000余人,其中大部分已得到有效处置。五是建立事后反馈机制。每一起返贫风险处置完毕后,都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完善和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返贫防范水平。

  (来源:娄底市委改革办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