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探索

改革使海南橡胶农场与职工双赢

发稿时间:2011-11-07 00:00:00   来源:《中国改革网》   作者:作者:大力

  《海南农垦革新》系列报道

  今年7月中下旬,笔者与其他媒体同行,来到海南省琼海县东太农场等地采访考察。在采访中正赶上琼海县千家橡胶农民专业合作社举行成立仪式。这家橡胶农民合作社地处东太农场会山镇,是由橡胶专业户刘志南、吴俊雯、周成勇、王文礼、王清经五位发起的。成立这天陆续有二三十专业户来到现场,成立仪式就在刘志南的家中举行,门上挂着横幅,门外摆放了几家专业户送来的花篮。成立仪式简单、热闹。

  借此合作社成立之际,我们特意采访了这些海南农垦的改革先行者。让他们谈谈成立合作社的感想和体会。在采访中深深感到他们为海南农垦改革做出了积极表率和示范作用。他们勇于改革和创新的宝贵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借鉴。

  提起琼海千家橡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起因,不能不对海南农垦集团的发展过程有个基本的了解。

  海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海南省政府直属的全资企业。海南农垦最早创建于1952年1月,它拥有土地总面积78.59万公顷,职工人数19万人;农垦企事业单位遍布海南全省18个市县,其中国有农场47个、直属医院3家,是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的全国第三大农垦。

  200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海南农垦开始由海南省全面管理,并改制更名为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农垦集团是以天然橡胶产业为核心、多个产业齐头并进的大型综合企业,主营天然橡胶种植、加工、贸易以及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地产、冷链物流和畜牧业、金融业等重点项目。2011年1月7日,农垦集团旗下的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海南橡胶”的股票登陆国内A股主板市场,成为中国农业上市的第一大股。

  几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海南农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使海南农垦快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海南农垦快速发展的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海南农垦由于受到历史、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多年影响,许多过去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又凸显出来,阻碍了发展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如过去海南农垦的发展道路像是“企业办社会”,这种形式无形加重了企业负担,使国家惠农政策逐步边缘化,渐渐造成农垦经济落后于地方发展,拖累了海南整体经济的向前迈进,后果是民生欠账多,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低。

  又如海南农垦管理机构庞大,农场与橡胶基地公司混合不分,海南农垦吃“橡胶饭”的人多达90%,橡胶树数量有限,而橡胶水生产指标却逐年增加,过度割胶,短期割胶,缺乏管、护、养,使橡胶树林早已不堪重负。违反制度的生产经营,使农垦生产效益连年下滑,而农垦职工工资和福利更是越干越少,一个月下来,有的职工几百元,甚至有的职工挣的工资不够交自己的保险费用。

  有个统计数字显示,海南垦区在农业领域其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近50%,持续下降到近几年的不足10%的程度;其所属农场亏损面、负债总额、负债率,则分别在70%、70亿元,70%的基数层面上持续走高;其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远低于国家绝对贫困标准,其中,不低于60%的垦区人口竟然长期、完全处于国家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外……改革开放以来,部分职工的利益和主体地位受到影响甚至损害,一部分胶工过着很艰苦的生活。

  当下,部分农场职工希望不吃大锅饭,期盼家庭承包,明确土地使用权,自己搞经营,闯市场。

  出现以上情况原因很多。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问题的发生,主要是部分领导干部没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正贯彻执行党的思想和路线。是垦区现行土地制度不能与国家土地管理制度保持一致,缺少新思想、新办法。


  目前,我国农业用地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土地产权制度”是我国围绕“三农”政策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国策。是国家赋于农民的-项事关农村长治久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永久性资产。30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用地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土地产权制度,已使我国农村成为当今抗风险冲击能力最强、对农业和垦区贡献最大、搞的最活的领域和地方。在海南垦区,普通百姓始终要求成为土地的产权主体、经营主体、受益主体,已成为海南垦区百姓的普遍的诉求。

  所以,在改革大政方针指引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搞好农垦工作,产权改革已不得不提到正常的日程上来。

  正如国务院海南农垦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有关领导指出的:海南农垦不融入社会、不融入地方、不融入市场就没有出路!此无疑对认识和解决海南农垦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产权制度改革何时破冰?成为了人们对改革的新期待。而橡胶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是当前海南农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如何做好橡胶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满足垦区百姓要求垦区农地及胶林产权,是海南农垦工作的当务之急。

  最近,海南农垦领导也指出:橡胶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是当前农垦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求各级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和落实。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推行家庭长期承包打下基础;2.推进橡胶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改革各项措施和制度的制定和落实;3.要让人们认识到推行家庭长期承包是农垦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胶工收入,调动胶工的积极性,促使橡胶增产、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举措。


  农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领域的重要组织形式。合作社能实现单个农户所无法实现的集体功能(例如提高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力量、降低市场风险和生产成本等)。随着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不断集中和市场的不断开放,生产与农产品市场的紧密联系,更有助于农产品直接进入销售中心,农业合作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前些年,随着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2010年6月底,全国已超过3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不久前,国务院参事刘志仁曾表示,当前我们推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理想的模式,只是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初级形式。所以,海南农垦要想达到农场与职工的双赢,就要打破铁饭碗,彻底改变50多年的行政管理体制,采取农场职工长期承包到户、定承包金、以股份合作开发的形式发展。

  海南省委党校原校长李克多次上书建议,海南农垦要逐步做到“放权让利,以进行产权制度、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要对非公经济松绑解缚、对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从而扫除生产发展的障碍,调动农垦职工发展公有和非公有经济的两个积极性,切实体现“以人为本”和“三为民”。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要有新的突破,切实打破橡胶是战略物资必须实行国有一统天下的陈旧观念,实行有条件、分阶段、按层次的“国退民进”;在产权结构上要真正落实公有、集体、私有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对海南国有橡胶林要大胆效仿农村包产到户长期承包经营责任制,采取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责任制,也就是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家庭农场制。

  日前,琼海千家橡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使所在地的会山区近100位橡胶专业户加入了该合作社,合作社已成为海南农垦第一家。而他们自愿出资,共同发展,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管理的经营模式,让垦区每一位普通群众的家庭真正成为产权主体、经营主体、受益主体、投资主体和未来的招商主体的愿望成为现实。他们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模式,将为全国农垦改革提供经验。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发展和奋斗,海南垦区的历史一定会写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