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宋晓梧

人物专栏

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 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发稿时间:2021-11-29 13:21:55   来源:中宏网  

  前言: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旗帜和宗旨。共同富裕它涉及的问题非常宽,非常广,但是主攻方向应该明确。它的主攻方向我认为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实现途径,我认为是要构建一个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这样一个收入分配体系。

  从经济、社会和政治三方面来说,共同富裕都非常重要

  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旗帜宗旨。中央为什么现在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一方面反映老百姓有迫切要求,另外和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的阶段相匹配。

  我们40年改革开放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差距过大既体现在城乡差距过大,也体现在区域差距过大,还有行业差距过大。总体来看我们的收入差距在世界各国里面我们是属于高的这一组。我在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时候,5年左右的时间,每年都有一个民众需求这么一个社会的调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都列在前三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是现实存在的。

  共同富裕的提出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整个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共同富裕是我们执政党的本质要求。所以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社会上,还是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来讲,共同富裕的提出都是非常重要的。

  明确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 设定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

  共同富裕它涉及的问题很宽泛,但是主攻方向应该明确,它的主攻方向我认为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确定了主攻方向以后,能不能提出一个具体目标?参照国际的经验,参照我们自己的一些发展水平,可以提出一些不同的目标,比如说我们能不能把城乡差距缩小到1.6倍左右,这个任务很艰巨。目前比较好的就是浙江,它缩小到1.9,全国看来在2.6,我们曾经高的时候在3.3左右,后来缩小了。但是要缩小到全国缩小到1.6,这还是个艰苦的过程。

  区域差距主要不是看区域的人均GDP或者区域的GDP总量怎么样,而是要看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不是均等,那么行业差距也是比较高的,现在大概也在三倍左右。按照国际上行业差距一般差距能够缩小到2.5以下。

  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我们现在还在0.46、0.466、0.467这样一个波动,那么能不能够通过二次分配缩小到0.4以下,希望能够提出0.35这样一个指标,是不是这几个指标能达到?就是,总体基尼系数在0.35左右,城乡差距在1.6以下,行业差距在2.5以下,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均等化。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有机结合的共同富裕基础性收入分配体系

  具体的途径,我认为是要构建一个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这样一个收入分配体系。(文章发布时删除此句)

  我们过去收入分配侧重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要素参与分配,这个主要讲的是一次分配。当然后来分配也提到了二次分配,提到社会保障,那么三次分配是最近这个文件里边比较明确的,以前提的不够多,2016年出台的慈善法也提了一些,但是总体来说三次分配这是比较一个新的事。

  这个三次分配取得了很大进展,一次分配我们取得的成绩很大,(但)也不是说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政府在一次分配中还肩负有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要素市场,这样一个责任。我们中国的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市场体系,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并不那么健全。

  就拿劳动力市场来说,将近3亿农民工的存在,就说明了我们还是用城乡户籍制度分割这样一种行政分割,分割了劳动力市场,那么这种行政分割就压低了农民工的工资。这是第一次分配问题,当然影响到他的二次分配,就是他的社会保障。解决这个问题,要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是要政府处理。去年,中央出台了一个《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里面就提出了关于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叫打通落户渠道,这个主要是对农民工而言的,里面有很多政策,真正落实这些政策,那么对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于一次分配就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就是再分配,我们的基本社会保障,还有税收政策,还有财政转移支出和转移支付,这三个方面,大的再分配的政策,都是政府立法强制执行的,应该说原则上没什么问题。那么具体一分析就有问题了,就是我们缩小一次分配差距,所发挥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我当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的时候,列了两个题目,一个是“社会保障对缩小一次分配起了什么作用?”“一个是税收对缩小一次分配起了什么作用?”在社会保障方面,我们总体来说缩小了一次收入分配差距,但是缩小了幅度很小,因为我们扶贫,最低生活保障,这都是缩小一次收入分配差距的。但是我们在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方面,比如养老,我们没有缩小一次收入分配差距,我们因为根据不同的人群确定的养老保障标准,这个在某种程度上还扩大了一次分配的差距,但是总体算社会保障还算不错,还算缩小一次分配差距。更严重的问题是税收,我们税收是间接税和直接税,间接税占的比重很高,而间接税对于缩小一次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是累退的,就是收的越多,它反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越小。

  我觉得十四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不是一般的谈二次分配,我们要明确的说出来,二次分配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缩小一次收入分配差距。比如说我们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面,长期存在一个争论,关于个人账户要大要小的问题,个人账户扩大,它实际上是扩大一次分配差距的,但是现在很多学者仍然希望从激励的角度扩大个人账户,这个争论直到今天还没结束。

  在税收方面也是有争论的。对个人所得税还要不要再提高起征点?要不要征收房产税?更重要的一个争论是要不要收遗产税,所以二次分配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完了,但是它的方向要明确,就是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在二次分配里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税收里面还有一个是对劳动收入征税,还是对财产收入征税?我们现在对劳动收入征税的税率还是要比较高,对于财产收入征税比较低,另外对存量财产的存量征税就比较少,这样我们的财产的积长期积累下来,财产的基尼系数在0.7左右,要比劳动收入的基尼系数要高得多。

  所以这个方面要调整财产的收入,就必须要考虑遗产税跟房产税。那么现在炒的比较热的是三次分配,中国三次分配这几年也有所进展,二次分配,三次分配跟初次分配,这三个分配制度它是密切相结合的。

  如果没有一次分配的合法收入的充分的充裕的一次分配,哪收税收去,哪收社会保障费去对不对?就三次分配也是这样,要没有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基础,你根本谈不上三次分配。三次分配是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对吧?搞慈善事业搞捐款,但是分三次分配是不是只靠自愿就行了,我们当然非常欢迎,也鼓励自愿,但是如果没有遗产税和房产税在后面的作为一个基础,发展是相当困难的。我们16年出了慈善法,16年当年捐款有比较大的上升,但是它就波动很大,17 18年又掉下去了,19年又掉下去了。我想可能遗产税问题和房产税问题是三次分配的,我认为是一个基础。所以我认为这个还是应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作为我们共同富裕的一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步骤。

  一次分配,重在调动社会各阶层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出来。二次分配侧重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纠正一次分配的马太效应,也就是市场失灵的这一部分,为经济社会的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三次分配重在慈善,让全社会更好的共同享有社会财富。这三次分配它应该是个有机的组合,不可偏废,共同构成一个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这么一个基础性的收入分配的体系。

人物介绍

宋晓梧,男,1947年12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获经济学硕士。研究员、博导。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兼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党组成员兼秘书长、宏观体制司司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分配和社会保障司司长兼国务院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劳动部国际劳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社会兼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顾问、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顾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顾问;国家行政学院、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与改革的实践,在企业改革和劳动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面撰写了一些有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的论著、文章。主要著作:《回顾与前瞻: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改革:企业·劳动·社保》、《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研究》、《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完善养老保险确保老有所养》、《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管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劳动力市场)》、《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国际劳务合作与海外就业》、《劳动力市场》、《人口、劳动力、教育、医疗保健中长期预测技术》、《企业劳动管理》、《中国厂长学》、《厂长负责制讲话》等。有关研究成果曾获2000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劳动部1997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5年度二等奖,改革十周年论文奖,1986年度全国企业管理优秀论著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