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巴曙松

人物专栏

中国内地国际收支新格局和香港金融中心的新定位

发稿时间:2020-06-11 13:33:28   来源:第一财经研究院   作者:巴曙松

  当前中国内地经济金融领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之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出现明显下降:2018年经常项目顺差同比下降70%至49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降至1.55%,这一趋势在2019年前三季度仍然持续。内地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逐步缩窄,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内地经济增长从外需拉动走向内外需协调推动的阶段,经常项目持续大规模顺差格局将成为过去式,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值较大可能在1%的区间内波动,阶段性还可能会出现小幅逆差。

  内地国际收支周期基本进入经常项目轻微顺差甚至逆差的阶段,其对应的金融含义在于需要资本项目下的资本流入来支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意味著中国内地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深度开放。此外,从战略上考量,金融市场深度开放,加深中国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可以部分发挥对冲逆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因此,当前阶段,中国内地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重点之一应该是如何更好地对接国际市场并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及扫除海外投资者流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障碍。

  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金融开放模式,可以为中国内地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提供新渠道,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切实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和内地金融市场的开放,在保持境内外的监管规则、交易习惯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完全兑换的大框架下,推动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一步敞开怀抱,更好地吸纳全球资本、推动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程度。

  为顺应内地金融市场开放的新需求,更好地对接国际市场并吸引国际资本流入,需要建立全球相互联通的人民币金融市场。具体而言,第一,可以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先本币开放,再完全可兑换”的新格局。依托香港等离岸人民币中心,在资本项目上首先实现本币开放,让本币流动起来,然后再实现资本项目本币对外币的可兑换,降低资本项目开放的操作难度。第二,坚持以市场需求驱动,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化、多元化的金融中心优势,为“一带一路”提供债券、股权等不同类型资金,把香港打造为“一带一路”的融资支点。第三,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协同发展,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人民币债券,同步推动中国内地投资者到海外投资,并且为全球投资者建设符合国际规范的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内地交易后托管、结算和质押品管理服务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稳妥推动中国内地当前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继续扩大金融开放。重点包括:

  1. 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构建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核心的品种丰富、期限结构合理的固定收益市场及衍生品市场。

  2. 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自贸区)的建设,促进自贸区与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互动,创造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3. 在总结“沪深港通”和“债券通”的经验基础上,香港继续探索可控的内地金融市场开放模式,将“互联互通”机制扩展到包括“衍生品通”、“新股通”在内的更多金融产品形态,在人民币仅存的三个不可兑换的子项目上进一步实现政策突破,争取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进一步强化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纽带作用,推动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交易和流通。

  4. 可以尝试将当前一些政策试点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比如2017年12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将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为国企混合改革提供新的平台和吸引海外资本的新机遇。在涉及到跨境资本流动问题上,可以考虑对H股“全流通”适当地放松,试点以人民币计价的资金结算方式,缓解H股“全流通”后的汇率波动问题。近年来离岸市场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属性得到明显提升,为人民币资金提供了好的投资途径。基于此,监管者可以设立一定的额度,允许“内资股”股东变现的资金投向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资产。这一变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资股”股东变现资金的问题,满足股东资金在境外配置的需求,而且增强了人民币在海外金融市场的计价和结算功能,同时进一步提高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

人物介绍

巴曙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1969年生,湖北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和招商局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还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并在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任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主要专著或译著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路径研究》、《美国货币史》(译著)、《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