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樊纲

人物专栏

房地产涨价是货币太多了

发稿时间:2017-05-02 14:38:12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樊纲

  如下为演讲实录: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调整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1999年-2012年还是比较低的水平徘徊。2003年非典以后,中国经济,而且现在处于底部调整的初期,还需要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不认为现在到了恢复增长的水平了,中国经济由往上走了。

  调整的意义,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经济过热的时候,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产业的、低成本的扩张都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包括资本市场做兼并的。很多PE都做兼并重组的事情。前段时间,中央台演过一个纪录片,记录上个世纪企业家发展斗争兼并重组的过程。有一个企业家评论,当时是美国经济波动了,出现了周期,出现了不好的经济低迷,不好的时候,正是我买东西的时候,过去我买不起的东西,现在买得起了。包括改革,经济过热的时候很难改革,订单都忙不过来。所以这个时候有它的积极意义,我们应该从国家的角度重视。坚持做到底,该调的调,该压的压,不然老讲经济不合理。

  经历一段时间调整以后,还会恢复正常增长,但是还是有一个过程。正常增长哪怕在7%左右,仍然是世界最高的增长率之一。长期保持7%是不容易的。中国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我们仍然是一个跟发达国家比起来GDP只有1/8的新型国家,我们的很多的事情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投资者、企业,需要一个长期的未来,我个人的观点是比较乐观的,希望不能过热。

  今年的预期、政策、投资、资本市场的问题。今年的预期大概6.7-6.9%,比去年高一点。去产能,去库存,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这些都是正常的。政策,趋于中性,货币政策确实是趋于中性。

  什么叫中性,你在观察政策操作的时候,你要分析它是属于什么性质,根本的标准是在于货币更过了,还是导致货币总量几乎没有变,没有周期。很多的政策听起来是扩张性的,其实只是为了不让货币没有周期性。还有17%准备金率,是世界最高。当年外汇大幅度增长的时候,把钱收回来了,不让流通当中有这么多的货币。现在降准了,现在很多的评论家,但是这个时候你要分级付清。原来货币一万亿的货币,你如果通过降准变成的一万一,这就是扩张性的货币,但是现在没降准,是基础货币,央行收了一块钱的美元,放出7块钱的货币,现在变成了外汇储备减少。

  过去几年,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因为银行没钱贷款,是对中小企业信心不足,反过来讲很多的企业原来的贷款还不起了,现在的订单又少了,所以,贷款难。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中小企业的问题不是银行的问题。中小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资金本来不应该从银行来,怎么哪里来?三板之前的天使投资、投资基金,大家融一点资。企业家不喜欢融资,包括出现困难了,就是把股权换一点钱。发展股权融资,中国的一个大的经济问题,结构性问题,就是直接融资比率太小。

  大家把钱存在银行,不是投在基金里面。美国为什么杠杆低,都投到PE基金里面去,基金再进行投资。而我们最缺的是,有了市场,有了出口,我们可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其直接投资。这种投资是长期性的的,是可以发展的,不是不用还的。

  银行的钱主要是短期投资为利,基金是长期的投资。短期话行为会毁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可能不会做成投资了。国外比较成熟的基金投资的方式,回收的方式,它在第二轮的时候前面的融资实现一个回报率以后走了。

  有一个扭曲是政府补贴,有些人为了补贴做事情。我们都希望发展实体经济,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就能发展的。使企业和市场按照自身的规律能够正常的发展,才能够最后赢得最大的利润,为投资者赢得最大的汇报。而不是短期的要求怎么样?把资本金做得少少的,个别的过了关,对自己的基金业非常不利。当然这是局外人的之见。在回头再做。

  讲一讲房地产,跟雄安有一点关系。

  这轮地产的波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现在有耸人听闻的消息,大城市周边的城市价格回高。为什么?众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市化战略出现了问题,城市化战略一直是叫城镇,限制大城市发展,人为设县,不给地。现在不能限制人的迁徙,只要你找得到工作,只要你有钱,到哪里去住没有限制。结果因为大城市有集约效应、规模效应,人迁移多数进了大城市。人为什么迁移,是为了更好的收入,结果小城市建了很多的房子以后发现人走了,这就是我说的城镇化战略出现了问题。所以房地产涨价是货币太多了。

  货币多了,为什么没有流到猪肉上去,怎么没去股市,进了房地产,全部去了大城市了。几个大城市价格暴涨,经济学不能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的地方房价为什么不涨,足够的供地,你看涨不涨。中国的土地贵,所以房价贵,不是房地产商举的牌吗?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增加大城市的供地。雄安就是大城市增加一块土地供给,而且建立了一个大城市群。西方国家,一个半小时之间,这个时间是可以接受的,每天坐通行车上班,现在有了快速交通,快轨交通。城市群可以更大了,中国是14亿人口,1-2亿人口的大城市群,这战略是符合规律的。国土部明确的说减少房地产库存挤压,最终的两极分化是人口流出城市与人口流入的城市的分化。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最近一个月发生的事情正在纠正这个事情。只要符合规律的事情,就可能成功。作为投资也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现在要限购的,其他的制度没有调整,现在是临时性的政策,临时几十年也没准。一方是土地政策,是房产税政策。没有这些长效机制,你不能等长效机制出来在采取措施,我们中国的优势就是敢于采取别人不敢采取的一些行政手段。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可能还在房地产狂欢状态。完了以后崩盘,这轮房地产过热的现象主要是连首付都可以贷,房地产崩盘,整个经济就崩盘。还有没有下一个十年都不知道。所以,不得已的办法。

人物介绍

樊纲,1953年9月生于北京市。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经济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1975年转到河北省围场县。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七七级)政治经济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专业,1985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1年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1992-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1994-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除受政府委托进行研究并就各种经济政策问题向政府各部门、各地方政府 提供咨询、建议并在国内担任多种社会职务之外,被世界银行、UNDP、ESCAP、OECD等国际组织聘为经济顾问,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访问、参加学术会议与合作研究,在国际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论点经常被国内、外报刊杂志电视传媒所引用。主要著作:《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思考》、《中国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主要论文:《经济文论》、《樊纲集》、《灰市场理论》、《论改革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