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坚持以四个坚定不移为指导 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发稿时间:2015-09-24 00:00:0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部署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指导性文件,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意见》明确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突出体现了战略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纲领性文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指出,要通过整体方案和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
 
  一、《意见》出台的时代背景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共同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始终致力于与各国的和平交往,共谋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到2014年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最大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国,我们的对外投资也达到世界第三位,年度流量境外投资已经超过了外商投资。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分工当中,对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中华民族已经将自身的发展与整个世界视为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放眼当今世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全球化过程中的挑战也依然严峻,需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我们要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对话,也需要不断构建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国内制度基础。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还存在不少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比如: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等。我们并不回避存在的不足,而是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坚定的信念思考解决的办法。有的问题是过去不明显,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日渐显现的,有的是随形势变化发展新产生的。要解决这些体制性障碍,就要用开放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主动参与和影响全球经济治理,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可以说,《意见》的出台正当其时。
 
  二、关于《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台扩大开放的综合性、指导性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有利于我国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通过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核心,坚持内外统筹、破立结合,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外开放的各项改革部署,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全面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体来讲,重要意义主要在于:
 
  一是顺应我国发展阶段历史性变化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是与世界沟通融合,共同发展的,这是我们在发展中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坚定信念。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本处于用好外部资源服务国内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大国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的发展与外部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很多管理方式、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亟需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以更高层次的开放获取新的发展动力,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
 
  二是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客观需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全球增长格局、国际投资格局、国际贸易格局、国际金融格局、国际产业分工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管理开放型经济的手段方式、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丰富,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正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全球价值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利益关系复杂多样。我国需要从体制上与时俱进,积极有效地应对这些变化。
 
  三是我国对外开放坚强决心的庄严宣示。《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系统部署,高规格文件的出台,本身就是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一件大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意见》通过对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全面阐述,向世界郑重宣告了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包容性发展、与世界共同繁荣的决心,为推动国际社会的开放包容提供了正能量。
 
  四是破除诸多体制性障碍的重大举措。《意见》通篇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理念。不仅是在总体要求中,在各项重点任务中也都致力于体制机制建设。我们将针对目前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方法,从制度和规则层面进行改革,比如,要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在对外投资、对外贸易上全面推进管理体制的便利化,建立国际经贸谈判新机制等,都体现了着眼体制机制建设的工作重心。通过在管理体制、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发展效益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五是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的需要。开放型经济涉及利用外资、境外投资、对外贸易、区域开放、国际金融、国际合作等多领域,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这就要求对相关领域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进行统筹研究,制定综合性的方案。此次制定并公开发布《意见》,体现了综合性、系统性考虑问题的科学态度,既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基于世情和国情作出的战略部署。
 
  三、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着力点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关键是改革创新,这个“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放型经济的体制建设是一个内外统筹、破立结合的过程,是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并更好地促进发展的过程。新常态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要着眼于更多的进出口贸易、引进更多的外资、更大量的对外投资,更重要的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的“新”,不是个别政策、个别区域的政策性优惠,而是全局性的体制性开放,是以国际化的眼光来发展经济、完善制度,以全球视野配置资源,这就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并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紧密相关,是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改革开放和法治保障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与世界融合和保持中国特色相统一,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相互促进,坚持把握开放主动权和维护国家安全。这六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也是我们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国际化眼光实现包容性发展。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方式,健全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制度,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与开放型经济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其次是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管理开放,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形成更好地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和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积极推进政府行为法治化、经济行为市场化,努力建立健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机制,健全对外开放中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体制机制。
 
  第三是要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我们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特别是全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区的开放各有侧重,各具优势和特色,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推动进一步形成和深化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